《地球超新鲜》最突出的地方就是,它根本就没想着把旅行拍得很有诗意,而是把初次相遇做成搞笑的情节,能让你笑得直不起腰来,差不多都把“诗与远方”那种说法给扔到一边去了。
耳麦一戴,社交人设崩了:I 人成 E 人玩具,内向者的公开处刑节目里把耳麦插进耳朵的那一刻,“社交人设”就全没了——原来内向不是因为害羞,只是还没遇到把你当玩具的E人。
先别着急为陈星旭打抱不平,他说的“您别捉弄我”,其实是全片最搞笑的地方。
一个内向的人被当众脱掉外套,比任何剧本都能更快让别人知道他有社交恐惧,而这个标识马上就成了E人的操控工具。
展开剩余78%老油条遇毛头小子,修罗场里藏笑点:龚俊遥控整活,陈赫戳穿把戏龚俊最先拿到遥控权,他让刘宇宁唱字母歌那部分,孙红雷在旁边惊讶的样子,就像我妈第一次看我玩剧本杀。
老油条被毛头小子弄糊涂,这种错位感,比任何刻意想出来的梗都更有意思。
但真正的修罗场是陈赫出场。
他说:“我觉得操控你的人没什么新意”,直接戳穿节目组的小把戏,还把陈星旭比下去了。
观众笑疯了,屏幕里的陈星旭也笑疯了,只是那笑里带着“我想逃”四个大字。
李乃文 “知而不言”,王玉雯按下暂停:默契比剧本高明,反问戳破真相李乃文更绝,一句“我可以骂街吗”把耳麦游戏推向高潮。
他其实很早就发现不对了,却还一起演到做俯卧撑,这种“知道却不说破”的默契比任何剧本都高明。
王玉雯收尾收得漂亮。
她一句“你们一定要对耳麦里的声音这么服从吗”,像给所有嘉宾按下暂停键。
观众这才意识到,我们刚才笑得那么开心,是因为陈星旭没权利说“不”。
笑着笑着笑不出来了:团建破冰即视感,社交等级藏在笑声里这让我想起每次团建做破冰活动时,最怕抽到“给异性同事揉肩”这类任务。
你不是不想拒绝,是怕拒绝显得不合群,于是只能一边尬笑一边照做——节目只是把办公室搬到了镜头前。
更有意思的是,弹幕里刷屏次数最多的词是“实在”。
可真实在哪儿?真实在I人永远被E人支配,还是真实在我们都默认这种支配合理?
陈星旭被问到“多熟悉众人”时,弹幕都在刷“玩偶实锤”,那一刻我突然笑不出来。
节目当然知道观众爱看什么。
它将社交恐惧拆分成一个个小部分,与此同时配上类似罐头发出的笑声,弄出了一个叫做“社恐生鱼片”的东西。
我们吃得津津有味,却很少问:为什么内向就要被公开处刑?
换个角度想,如果耳麦那头不是陈赫而是张小斐,陈星旭还会不会这么惨?
大概率不会,因为性别和咖位会立刻让游戏规则改写——节目组只是挑了最安全的欺负对象。
所以别再夸“嘉宾化学反应好”了,这化学反应里掺了多少社交等级的催化剂,只有当事人知道。
就像每次聚餐,最安静的那个人总是被劝酒,劝酒的人还觉得自己在“营造气氛。
不过得承认,节目确实正好戳中当代年轻人的社交问题。
我们用MBTI给自己贴标签,转头又把标签当武器,去嘲笑那些不会反击的人。
屏幕里的陈星旭,不过是另一个被“内向”两个字绑架的我们。
真希望下一期去意大利,耳麦能被扔进地中海。
让嘉宾在陌生街头自己决定要不要问路,要不要和陌生人合影,到那时我们才能看见真正的“地球超新鲜”。
发布于:广西壮族自治区富腾优配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